manjaro/endeavourOS/Arch linux 折腾手记
最后更新2025-09-09
一、基本配置
三、安装中州韵rime输入法 对于manjaro加入以下内容
我的日常所用电脑已逐步切换至manjaro→endeavourOS→Arch linux,记录下安装配置过程,方便折腾。
一、基本配置
0、首先配置科学上网环境,方便后面的操作
安装前下载好v2rayN,下载AppImage格式的,图形化界面,无需安装。系统安装后,将v2rayN复制到linux,右击文件-属性-权限,勾选“允许将文件作为程序运行”。在CLI命令行下运行,启动后再进行配置。
以下命令在CLI下临时启用代理,或直接在v2rayN里启用Tun
1、选择国内源:
编辑修改配置文件
对于endeavourOS和Arch linux,则是以下地址。官方推荐源在此
保存后刷新缓存,更新系统
2、安装nano等常用软件
xdotool是类似于按键精灵的鼠标键盘模拟软件,dublecmd是类似于total commander的文件管理软件。
安装libreoffice
3、安装AUR助手yay
安装yay,以后安装东西直接yay -S 包名(yay 的用法与 pacman 完全类似)
在此网站 搜索相关软件的包名称,然后yay -S安装。
4、安装chrome浏览器、snipaste截图、filezilla文件传输、代码编辑、edge浏览器、文件下载等软件。
chrome安装proxy switchyomega插件
配置uGet和aria2
打开uget,点击edit->setting,点击插件,选aria2,其他默认即可,点击ok。
如果出现不能下载的问题,如uGet弹出Error occourred when downloading。可能是aria2的问题,终端执行以下命令
5、系统默认的VPN如果不支持L2TP/IPSec的话,需要安装相关软件
然后在设置-网络 里配置VPN。
二、安装字体
安装霞鹜文楷字体
安装霞鹜文楷字体
若有已经下载好的字体文件,如 仓耳今楷,则将字体文件复制到以下文件夹
再刷新字体即可
KDE桌面在系统设置->外观->字体里更改相应字体,Gnome桌面在优化(tweak)->字体里修改
chrome等其他浏览器可以在浏览器设置里改一下字体风格。
linux下有二个流行的输入法框架,ibus和fcitx5,但二个好像不能并存。
九、配置SSH通过代理连接远程服务器
1、fcitx5框架(选择安装全部4个组件)
四、安装配置zsh
安装zsh
还原bash
安装 oh-my-zsh
在“系统设置”-“键盘”-“虚拟键盘”里选择 fcitx5 。
注销下系统看输入法是否正常,不正常的话可能需要设置环境变量
加入以下内容注销下系统,然后右键点击fcitx5托盘图标,可进行相关设置。
快捷键Ctrl + ` 打开设置菜单,可在简体繁体、全角半角切换等。
RIME输入法应该可以用了,但可以进一步配置RIME。下载并复制雾凇拼音配置文件到 ~/.local/share/fcitx5/rime。默认的配置文件是 ~/.local/share/fcitx5/rime/default.yaml,如候选词个数就在此文件里修改。
fcitx5会自动根据显示器不同的DPI来调整界面大小,不满意的话也可自定义设置修改 ~/.config/fcitx5/conf/classicui.conf
使用hosxy的Material-color皮肤,安装非常方便,依照Readme操作即可,效果非常惊艳。
设置配色方案
启用主题
修改配置文件 ~/.config/fcitx5/conf/classicui.conf ,加入以下内容
要使用单行模式,新建/修改 ~/.config/fcitx5/conf/rime.conf ,加入/修改以下内容:
最后,注销下系统应该效果就可以出来了。
2、ibus框架
下载雾凇拼音配置文件
复制到目录 ~/.config/ibus/rime
输入法设置里点击“部署”或注销下系统就OK。
四、安装配置zsh
安装zsh
查看当前shell
使用zsh替换bash(重启电脑生效)
安装 oh-my-zsh
安装二个很有用的插件zsh-autosuggestions及zsh-syntax-highlighting
修改配置文件
为以下内容即可,主题根据自己偏好选择
使之生效
完后打开终端即为 on-my-zsh(有的可能要注销一下)
五、安装科学上网环境
五、安装科学上网环境
编辑配置文件 /etc/sing-box/config.json,参考这里 。
设置开机自启动
2、clash(mihomo)是一款用Go开发的基于规则分流的适用于Linux/MacOS/Windows等多平台的客户端,支持ss/v2ray/xray/trojan(trojan-go)等协议 ,在此下载。
编辑配置文件config.yaml ,参考这里。 如下示例:将域名,uuid,ws-path,密码等换成自己的。
最后,安装webUImetacubexd 。可以部署到免费云服务上,如cloudflare或vercel,我在vercel了配置一个,在这里
六、安装tailscale,参考这里 ,或netbird,参考这里
我选择的 桌面主题组合是主题 Mc-OS-themes 、图标 la-capitaine-icon-theme
GNOME桌面主题在 github 上的源码
在终端里cd到此文件夹下
KDE桌面在 github 上的源码
在终端里cd到此文件夹下
在 【系统设置】-【外观】中可以进行外观管理, 选择相关主题即可。
KDE窗口设置:
开始菜单点击【系统设置】-【外观】下的【应用程序风格】
选择【窗口装饰】右下角的【获取新窗口装饰】
我安装的mcmojave,这个是苹果的修饰,安装后在窗口装饰这里选择即可。
1、tailscale安装
复制生成的连接到浏览器访问,登录并授权
查看状态
启用访问子网路由功能
2、netbird安装
客户端连入netbird组网
查看相关信息
七、美化
我选择的 桌面主题组合是主题 Mc-OS-themes 、图标 la-capitaine-icon-theme
GNOME桌面主题在 github 上的源码
在终端里cd到此文件夹下
图标:位置在/usr/share/icons,clone后复制到此文件夹即可
在 【优化】(tweaks)进行外观管理, 选择相关主题、图标即可。
KDE桌面在 github 上的源码
在终端里cd到此文件夹下
在 【系统设置】-【外观】中可以进行外观管理, 选择相关主题即可。
KDE窗口设置:
开始菜单点击【系统设置】-【外观】下的【应用程序风格】
选择【窗口装饰】右下角的【获取新窗口装饰】
我安装的mcmojave,这个是苹果的修饰,安装后在窗口装饰这里选择即可。
八、HP打印机安装
打开 “设置”-“打印机”,若可以识别你的打印机,直接添加即可。否则按以下步骤配置
如果已经安装则跳过,然后
加入开机启动
用浏览器打开网址 http://localhost:631/
依次选择Administration > Add Printer(输入root及密码) > 选中打印机 > 点击 Continue >勾选 Share This Printer > Continue > 选中打印机型号 > Add Printer完成添加。完成添加后,点击打印机名称,可以修改默设置、维护等操作。
九、配置SSH通过代理连接远程服务器
首先安装netcat,使用nc -h查看是否有-X参数,如果没有,那就需要安装其它版本的netctat。对于manjaro ,默认使用的是gnu-netcat,需要换为openbsd-netcat
示例
通过本地Socks5代理访问SSH
通过本地Http代理访问SSH
十、其他配置问题
(一)、Dolphin 是KDE默认的文件管理器,几点优化配置:
双击打开文件(夹):打开“系统设置”=>“工作空间行为”=>“常规行为”可以看见这一选项。
Dolphin中使用 Del 键是很危险的:它会在没有任何确认的情况下直接删除你的文件。可以在菜单栏"设置"=>"配置Dolphin"=>"常规"=>"确认"中打开文件删除确认。
Dolphin菜单栏"视图"里设置是否显示隐藏文件。
(二)、Grub 设置
在默认情况下我们打开 grub 引导菜单以后只有5秒钟的时间选择系统,这个能会带来些许不便。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修改 grub 配置:
(一)、Dolphin 是KDE默认的文件管理器,几点优化配置:
双击打开文件(夹):打开“系统设置”=>“工作空间行为”=>“常规行为”可以看见这一选项。
Dolphin中使用 Del 键是很危险的:它会在没有任何确认的情况下直接删除你的文件。可以在菜单栏"设置"=>"配置Dolphin"=>"常规"=>"确认"中打开文件删除确认。
Dolphin菜单栏"视图"里设置是否显示隐藏文件。
(二)、Grub 设置
在默认情况下我们打开 grub 引导菜单以后只有5秒钟的时间选择系统,这个能会带来些许不便。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修改 grub 配置:
(三)、解决Windows和Linux双系统时间不一致问题
(四)、关于Arch linux的安装,官方文档相当详细,使得初次接触的人觉得很复杂。实际上问chatgpt或gemini,会给出一个精简的安装指南,而且联网配置、分区等命令的使用以及安装过程出现的相关问题,问chatgpt及gemini,基本上都能得到解决。
下面是chatgpt写的一个 Arch Linux 安装指南(UEFI)。
1. 准备工作
下载镜像:从 Arch 官方网站下载最新 ISO。
制作启动盘:使用ventory 制作 U 盘启动盘。
联网:建议使用有线网络,安装时更稳定。
2. 启动系统
进入 BIOS,设置 UEFI 启动模式,从 USB 启动,进入 Arch Linux Live 环境。
默认会进入命令行界面。若字体太小的话
setfont ter-132b #数字越小,字体越小
3. 检查网络
ping archlinux.org
能 ping 通就说明网络正常。
如果用 Wi-Fi:
iwctl
# 进入交互模式
device list
station wlan0 scan
station wlan0 get-networks
station wlan0 connect <WiFi名>
exit
4. 系统时间
timedatectl set-ntp true
timedatectl status #时间设置一定要正确,否则安装软件时可能会出现“签名无效”之类的错误
显示 System clock synchronized: no 通常意味着没有正确运行或配置
编辑NTP 服务配置文件 /etc/systemd/timesyncd.conf,加入以下内容
[Time]
NTP=ntp.aliyun.com
保存文件并重启
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-timesyncd
5. 分区与格式化
查看磁盘:
lsblk
假设目标磁盘是 /dev/nvme0n1。推荐分区:
EFI 分区:/dev/nvme0n1p1,大小 512MB,FAT32
根分区:/dev/nvme0n1p2,ext4或btrfs
(如果需要 swap,可单独分一块,如 4~8GB)
分区工具可用 cfdisk /dev/nvme0n1
格式化:
mkfs.fat -F32 /dev/nvme0n1p1
mkfs.ext4 /dev/nvme0n1p2
6. 挂载分区
mount /dev/nvme0n1p2 /mnt #注意,首先挂载根分区
mount /dev/nvme0n1p1 /mnt/boot/efi --mkdir
7. 安装基础系统
pacstrap -K /mnt base linux linux-firmware sudo dhcpcd nano networkmanager
8. 配置系统
生成 fstab:
genfstab -U /mnt >> /mnt/etc/fstab
核对fstab文件内是否有误:
cat /mnt/etc/fstab
进入新系统:
arch-chroot /mnt
设置时区:
ln -sf /usr/share/zoneinfo/Asia/Shanghai /etc/localtime
hwclock --systohc
设置本地化:
nano /etc/locale.gen
# 去掉 en_US.UTF-8 UTF-8 和 zh_CN.UTF-8 UTF-8 前的注释
locale-gen
echo "LANG=en_US.UTF-8" > /etc/locale.conf
设置主机名:
echo "archpc" > /etc/hostname
设置 root 密码:
passwd
9. 安装引导程序
pacman -S grub efibootmgr os-prober
grub-install --target=x86_64-efi --efi-directory=/boot/efi --bootloader-id=Archlinux
grub-mkconfig -o /boot/grub/grub.cfg
10. 网络管理
启用 NetworkManager:
systemctl enable NetworkManager
11. 创建普通用户
useradd -m -G wheel -s /bin/bash yourname
passwd yourname
编辑 sudo 权限:
EDITOR=nano visudo
# 去掉 %wheel ALL=(ALL:ALL) ALL 前的注释
12. 退出 & 重启
exit
umount -R /mnt
reboot
拔掉 U 盘,进入 Arch Linux 系统。
13. 安装桌面环境
更新系统:
sudo pacman -Syu
安装常见桌面环境(如KDE)及相应软件:
sudo pacman -S plasma sddm ark dolphin konsole kate openssh
sudo systemctl enable sddm
KDE自动登录:
nano /etc/sddm.conf #加入以下内容
[Autologin]
User=yourusername #将 yourusername 替换为你要自动登录的用户名
Session=plasma
✅ 至此,一个完整的 Arch Linux 基础系统就安装好了!
评论
发表评论